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百科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图案九百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采纳。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由画家红停先生牵头的中央美院和以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牵头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

1950年6月20日周恩来总理审看国徽图案

    1950后6月20日晚,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确定了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图案。1950年6月23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确定的国徽图案,并于1950年9月20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中公布。国徽图案为: 
  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国徽上的麦稻穗是由周恩来提议加入的。
    据记载1942年冬天,宋庆龄同志在她寓所举行欢送董必武返回延安茶话会。周恩来和邓颖超应邀出席。茶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灿。这时有人赞美这禾穗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抚摸着饱满的禾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果然,全国解放以后,他没有忘记自己在那次茶话会上的讲话,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时,他建议要把麦稻穗画上去。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上方的四颗小五角星以半弧状环绕一颗大五角星,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亚广设计与制作
编写日期:2008年4月24日;修改日期:2015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