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鸿雪书画
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优质艺术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伏羲画八卦造字?汉字起源的说法之一,很可能就是个“八卦”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许慎《说文解字序》

汉字起源之八卦说

包羲氏就是我们熟悉的伏羲,传说画八卦的那位大神。又传说伏羲画卦开始于乾卦之第一画,乾卦代表天,所以叫做“一画开天”。

而这同造字有什么关系呢?先看乾卦的形态,三个阳爻,可以看做数字一、二、三的起源。“一”为太始,然后用老子的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这句话属于宗教哲学的观点,究竟和造字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虽然许慎自己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读的,但比较牵强。

又如八卦中的坎卦,形态为上下两个阴爻,中间一个阳爻。像河流的形状。而后来的“水”字,就是把坎卦竖过来的形态。然而,从甲骨文上看,“水”字更像从山崖上留下的液体。说文解字》:

水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

除此外,传说伏羲还造过日、月、山、石、牛、羊、鱼等几百个字。当然,这和仓颉造字的传说一样,未必可靠。

计数符号,数字一到十探源

对于数字一到十古往今来有多种解读,古人造字之初究竟为何意?只恐怕将永远成谜。这10个数字中,从一到四相对还好理解。下面我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略作说明。

首先,一、二、三、四,在甲骨文中很简单,就是等长的横画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至今一、二、三的写法还没变。来源说法不一,或许古人也没有绝对明晰的造字根据,因为它们既可以是“远取诸物”的象形之物,如算筹;也可以是“近取诸身”的人的肢体,如手指。

而后来发生变化的是“四”,在金文中,“四”字已经很像今天楷书的样子。如此一来便产生了多种不同说法。《说文解字》:

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

许慎说的所谓“四分之形”,像一个东西被分作四块。可怎么看也不像啊。如果是“田”字还差不多。

也有说金文的“四”就是将甲骨文中横向的四笔竖过来写,然后再与“二”合起来写,意为四是二的倍数。并且在有的金文字形中,在变形后的基础上再加上“二”来强调这种关系。这种说法虽然勉强可以解释得通,但又感觉过于复杂,很难想象古人造字会利用这么复杂的思维。

现在到是有另外一种说法很流行,就是“四”为“泗”的本字,本义为鼻涕。也就是说甲骨文中四个横画的“四”后来不用了,反而借用了一个本义为鼻涕的“四”。后来为区分,“四”字鼻涕的义项消失,而以本义为河流名称的“泗”表示,如“涕泗横流”。于是“四”才专门用来表示数字。这一观点看金文以后的部分字形,的确很有可能。然终究不过都是推测,没有十足的依据。

数生于手?

对于数字一到十,郭沫若先生根据甲骨文的研究提出过一个观点,叫做“数生于手”。他认为甲骨文的一到四,分别就是一二三四根手指的象形符号。后面他不讲了。但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说金文以后的四就是“拳”起来的手指,手背向外展示的符号。

然而,五还是比较难说。早期或有五横画的字形,可理解为手指或算筹都说得通。但甲骨文中的“五”,多为两横画之间一个交叉符号,有些甚至就是一个“×”的形状。《说文解字注》:

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二”为指事字,上下两横画代表天与地。许慎认为正午时阴阳二气在天地之间交错就叫“五”,如此说“五”和“午”是想通的。并且“五”也是后假借来表示数字的。

再看“六”,同样按郭沫若“数生于手”的思路,或者可理解为向下的手势。拇指和小指伸展,其余三指拳曲。

但是按照甲骨文字型,此解又有些差强人意。许慎《说文解字》: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

意为《易经》阴爻的变数为六,阳爻的变数为八。所以字形采用“入”、“八”合成一个会意字。

另有一说,“六”是“宀”即“庐”的本字。甲骨文和金文就是个房屋框架的象形符号。而到了小篆则又变得令人费解。此种观点看来“六”也是个假借字。

“七”这个字也不好解。甲骨文更像今天的“十”。《说文解字》: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邪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

意为七是阳数,“一”代表阳爻,中间的短竖代表微弱的阴气从中生出,即阳中有阴。

另一说,“七”是“切”的本字。一横代表全部,短竖表示对其进行切分。后借用为数字,“切分”的本义消失后,再旁加“刀”另造形声字“切”。

下面看“八”。一说可理解为手势动作,即拇指和食指伸展,其余拳曲,同时方向向下。《说文解字》:

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表示区别,划分,即一分为二的意思。所以造字本义为动词“切分”,和七差不多。用来代表数字,都是同音假借。也所以含有“切分”义项的字,多有“八”作偏旁。如“分”、“半”等。

“九”的甲骨文像伸出的手臂的造型。造字本义应该是动词,表示伸手往洞里面探究、掏摸。有点像掏鸟蛋。“九”可能是“究”的本字。而《说文解字》解释:

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

意为九是阳的最大变数。像事物曲折变化直至穷尽的样子。

“十”的甲骨文就是用来记事的一根绳子,造字法为象形。古人结绳记事,一根绳子代表一个记事主题,即全数。而金文在绳子中间加上圆点代表结绳记事。后来的篆书将圆点拉长成横画。为同“七”区分,故将“七”的短竖拉长后弯曲。

结语

看似简单的数字,由于史料的不足和年代的久远,真要追根溯源起来,着实不是易事。感谢阅读本期内容。

关注作者,订阅专栏,解锁更多汉字学知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薛定谔的流浪猫

作者  薛定谔的流浪猫|2019-12-16 14:41:37
阅读1590 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鸿雪书画
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优质艺术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鸿雪书画
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优质艺术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百科特约作者
123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